最後更新日期: 2024-01-26
最近與盛其安老師創辦的「職場能力實驗室」,宗旨在於學習品質與統計的知識,提高效率、事半功倍,增加職場上人們的競爭力。
本次的實作實驗,是使用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水果,思考如何將一堆水果賣出賺更多的錢。
盛其安老師是誰
盛其安是一位擁有多年企業輔導經驗的顧問老師,致力於教導品質科學應用於生活當中,曾經為企業每年省下5到6個億的財務效應,同時也是六標準差(Six sigma)大黑帶的執行長。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了,
但是還是持續的在有生之年能夠幫助後輩的年輕學子,增強競爭力,事半功倍。點此看更多盛其安老師的人物專訪。
品質是什麼
根據ISO9000國際標準的定義:品質是產品或服務的功能,該項功能是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。
產品如人造的或著是自然的產品,比方說水果,就是屬於自然的產品,
而產品發散出來的功能,其能力,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,顧客願意購買,而且不抱怨。
品質的功能
舉例來說水果,水果的功能是他的口感、甜度、大小及重量,這些是我們花錢買水果的目的,
稱為品質的功能,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這些因素,是否能長期有能力滿足顧客的需求。
因此我們在研究品質的對象是品質的功能,思考顧客為什麼要買你的水果,不買其他人的?
因為你的水果產稱的功能剛好滿足他的需求,他買了以後,不會覺得吃虧上當,也很滿足,
所以願意把錢花在你的產品上。
用統計知識賣水果-實驗開始
先前了解品質的定義,以及品質的功能之後,我們使用「橘子」當成我們本次實驗的主角,
橘子也有許多的功能,我們先以單一因子「重量」的品質功能來作為本次研究品質的對象。
故事提要
有一片橘子園,種了兩種品種的橘子,現在已經採收一大堆下來了,
而這些橘子當中因為種類的關係,分別有大有小,除了將大小分類外,
我們該怎麼分、分幾類,那麼分開後我們該如何去篩選以及定價,
才能將水果的品質發揮的最好,賣最多的錢呢?

STEP1-量測重量
先將一堆橘子進行量測,我們使用一個電子秤,每一顆橘子都必須擺在電子秤的中間,放置2秒後,
將秤子上的數據記錄下來,寫在紙上也行,或著使用電腦輸入資料。
本次量測的橘子一共有29顆,下圖為數據一覽。

STEP2-進行分組
如何進行分組?要分幾組?我們必須使用到統計學中的一項公式,「K=1+3.32LOG N」
N代表我們這次的個數,K是我們將N帶入公式後所得出該分幾組的數字。(參考圖2)
知道要分幾組之後,接下來計算組距、組上限、組下限、組中點、劃記以及次數的記錄。

分組統計流程表
step1:找出全距→(MAX-MIN)(278-98=180)
step2:決定組距→全距÷組數(180÷6=30)
step3:決定組上下界限→(95-125、126-156…)
step4:計算各組中點→組下限+組上限÷2〔(95+125)/2=110〕
★組中點為分布圖表的X軸
step5:劃記各個次數
step6:製作次數分布表
以上為分類所需要的數據,在下圖(圖3)可以看到需要將分組資料進行排列與劃記,算出各個數據之後,
我們就要來繪製次數分布圖,用圖形的方式,來知道我們所分類的結果,藉此來判斷橘子該如何分類與定價。

STEP3-繪製次數分布圖
首先將X軸(橫軸)設定為重量,Y軸(縱軸)設定為次數,並將將組中點的數據刻在X軸上,
並設下最小值(95)、最大值(280)如圖4。

實驗結論
我們可以從次數分布圖中看出來,這堆橘子可以分成大的一組,小的一組,然後針對大組與小組分別訂製價格,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,要滿足顧客需求,就不能出現太大的變異,變異太大顧客也不買單。
訂製價格的部分,我們可以將大的橘子定價比較高,小橘子定價比較低,分別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,
避免顧客覺得吃虧上當。
本次的實驗重點在於實際的應用統計觀念,將品質科學化,而不是一眼看穿法,或著是愛拚就會贏的思想。
職場能力實驗室
盛其安老師的宗旨是學以致用,取之社會、用於社會,希望能將一生所學,留下來給年輕一輩,
於是成立「職場能力實驗室」,另外我們也提供免費的顧問諮詢服務,
如果自己在生活上、工作上等等的地方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,都可以填寫表單來做諮詢。
此計畫為「專案流程改善計畫」←直接點選表單可預約進行諮詢。
或著在本網頁留言給助教Timmy。
我是Timmy目前正在與盛其安老師合作,將老師的所學線上化,留下來,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。
祝福您平安順心。